加速器质谱中心党支部

让党旗破除冰雪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热血担初心,行动践使命

 

向西、向、向更高!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在全球陆地和海洋能量及物质交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发育于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对于反演第四纪时地球气候环境演变历史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证据。20215-7月,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科院地环所冰川地貌科考分队,在队长董国成的带领下一行8人,以“末次冰期以来千年-百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时空特征”为主题,在青藏高原中部、东南部等区域开展广泛的野外冰川地貌考察及采样工作。

野外考察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此次考察地是人迹罕至、平均海拔超过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核心区,需要经历一场身心耐力与毅力的艰苦磨练。在漫漫西行路上,如何让这支科考队伍始终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是队长董国成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临行前,他饱含深情地鼓励全体队员说到:这次科考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不仅需要克服高海拔、地势险峻、天气寒冷、路途遥远、车辆难以到达、吃喝困难等环境恶劣问题,而且会遇到各种高原反应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比如气短恶心、头疼、肠胃不适等。我们这个队伍中有不少的党员同志,我相信大家会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共同完成好科考和采样任务,自觉‘研究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党旗在野外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一群逐梦想的年轻人

离开西安的时候,还是蓝天白云,艳阳高照,但等到了西藏中部及东南部的冰川作用区,已是大雪纷飞,群山层层叠叠,直伸天际,考察的路途漫长而艰辛,8个人就这样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在考察路途上,每一段都是异常艰辛。遇见风雪天气,一片昏天黑地,可见视野十分有限,风声如吼,沙石如泻,只能听见车外沙石的撞击声如急雨骤降。即使在这样的天气,队员们也毫无畏惧的着泥水,踩着积雪,踏着淤泥,迎着浩荡万里的狂风暴雪,扛着沉重的采样、记录设备,考察研究区地貌特征并进行样品采集,一天下来大家常常都累得说不出话,晚上将当天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并计划下一步的工作,然后又是一段征程、一个新的开始。

(董国成队长野外冰川漂砾样品采集)

在前往西藏冈底斯山考察过程中,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山势陡峭等原因,个别队员出现了脸色发青、血压升高、呼吸短粗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考察工作不能停,只要没有倒下,工作就必须继续下去。科考队中的党员深知,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要把党组织的关怀落在实处,于是主动为队员们用冰雪烧一壶热水,泡一盒方便面,让他们感受到无声的关爱,而这些关爱也融入每个队员的心中,化成了整个队伍前行的力量。

有了身边党员的表率,有了队友们的互相鼓励,队员们的干劲始终没有松懈。在一般人走路、呼吸都困难的青藏高原上,为了获取第一手野外资料,他们扛着几十斤重的采样设备,牢记“如履薄冰、奋发图强”的黄土室精神,在茫茫冰雪覆盖的山谷、旷野、冰原中,不知疲倦地翻过一道道冰碛垄,拿着笔和本,或蹲或站或趴在岩石上,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记录着野外地貌特征及样品信息。

(野外记录)

野外考察虽然艰辛困苦、疲乏劳累,风餐露宿,饮雪止渴,但也最能考验人、锻炼人和成就人。一路跋山涉水,一路星夜兼程。不少人瘦了、黑了,但大家没有丝毫怨言,这一路艰辛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祖国的雄壮河山上写着自己科技报国的“日记”,用辛勤和汗水为这篇“日记”做完美的注脚。在科考途中,作为队长的董国成同志还通过视频会议连线方式,参加了科研第三党支部的集体学习活动,及时将整个团队在野外的工作情况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大雪纷飞中的午餐)

20215月至20217月,科考队实地考察了横断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数个冰川地貌发育区并采集了几百个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相关样品,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等重大项目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科考队这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发挥了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不仅体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完美结合,彰显出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更是青年一代科研人员老一代地环科研人至诚报国、无私奉献西部建设的优秀品质的继承与发展。科考队员们以热血担初心,行动践使命,以实际行动促进科技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逆着风雪前进的科考队员)

科研第三党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