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第七届海峡两岸干旱(沙尘)与污染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由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干旱化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也对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产生严重制限。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两岸科学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促进海峡两岸在干旱化(沙尘)与污染环境研究领域科学家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提高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及时交流两岸学者在此领域理论、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经有关单位协商决定,在前六届研讨会基础上,第七届海峡两岸干旱化(沙尘)与污染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定于2009年9月11日~1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主题
干旱化(沙尘)与污染环境治理。
二、主办单位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台湾蒙藏基金会
东北师范大学
三、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四、协办单位
吉林省生态学会
吉林省环境科学学会
吉林省气象学会
台湾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
五、会议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盛连喜 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
大会副主席:
尹 军 教授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钱世英 蒙藏基金会董事长
陈天保 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学钰 教授(院士) 吉林大学
委员:石广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何兴元 研究员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刘绍臣 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
刘 铮 教 授 清华大学
董德明 教 授 吉林大学
赵兰坡 教 授 吉林农业大学
廉 易 研究员 吉林省气象研究所
梁存柱 教 授 内蒙古大学
赵勇胜 教 授 吉林大学
冯 江 教 授 东北师范大学
王德利 教 授 东北师范大学
穆春生 教 授 东北师范大学
张继权 教 授 东北师范大学
大会秘书处:
冯 江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
张晓军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部长
肖 飞 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
海中雄 蒙藏基金会董事
六、学术论文征文内容
(一)干旱化与土地荒漠化
1、干旱化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
2、沙尘的形成原因、机制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影响
(二)退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1、荒漠化草原的恢复理论与技术
2、干旱化湿地的修复和重建理论与技术
(三)典型环境污染的治理
1、水体环境污染生态及治理
2、农田土壤污染过程及生物修复
3、其他污染环境问题
七、学术论文征集要求
此次会议征集的论文,将在会后公开出版发行。
1.论文需紧扣本会议主题,观点明确,图文并茂,不超过4000字;
2.论文排序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作者简介(出生年月、职称、联系方式、主要从事工作、主要学术成果等);
3、论文采用Word排版,A4版面,论文可邮寄、传真或通过e-mail提交。
4、会议论文可用中文或英文,论文范例如附件。
八、论文提交截止时间
论文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8月15日。
九、会议网址
http://jlstnet.net
十、会议联络人
会务: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 张晓军 马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6255号 邮编:130021
电话:0431-85261421 传真:0431-85680854
电子信箱:jast-dia@hotmail.com
学术: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冯江 王德利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737 传真:0431-85695065
电子信箱:fengj@nenu.edu.cn;wangd@nenu.edu.cn
台湾联系单位:台湾蒙藏基金会 林正修
地址:231 台北县新店市中央七街14号4楼
电话:886-2-2218-9508
电子信箱:axiou67@gmail.com
十一、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注册时间:2009年9月11日
会议住宿地点:东北师范大学东师会馆
长春紫荆花大饭店
会议时间:2009年9月12~13日
会议地点:东北师范大学
十二、会议注册费
注册费大陆600元人民币、海外150元美元(含资料费、会议费、交通、会议间餐费等)。住宿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十三、考察安排
会后安排长白山考察,费用自理,标准待定。
十四、会议回执
第七届海峡两岸干旱化(沙尘)与污染环境治理
学术研讨会会议回执
姓 名 |
|
性 别 |
|
职 务 |
|
职 称 |
|
单 位 |
| ||
通讯地址 |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传 真 |
|
移动电话 |
|
论文题目 |
|
电子邮件 |
|
住宿安排 |
标准间1间 |
□ | |
标准间半间(与其它代表合住) |
□ | ||
是否参加会后考察 |
| ||
有何其它要求 |
|
注:请将回执填写后于2009年8月30日前寄到吉林省科协国际部(大陆)、台湾蒙藏基金会(台湾)
第七届海峡两岸干旱(沙尘)与
污染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代章)
2009年7月10日
附件:会议论文范文(格式)
竞争进化与协同进化
王德利 高莹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4)
摘要 大量实验和研究也表明,竞争主导的生物进化是存在的,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植物形态及生理适应特征和生活史适应策略的进化…。因此,协同作用的结果应该是更有利于生物进化的,而且比竞争更普遍、更有意义。
关键词 生物进化, 竞争, 协同
1 引言
在现代生物学领域,特别是生物进化论,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态学、遗传学研究中,竞争与协同已经成为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罗维桢, 王德利, 2003)…
2 竞争与协同的概念
2.1 竞争
Darwin在“物种起源”中首先使用“竞争”这一术语,并把竞争视为生存斗争的一部分。Grime(1977)将植物竞争表达为“任何直接或间接对其他植物的负作用”…
2.2 协同
“协同”并非是生物学或生态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协同的词义是协调、适应、和谐的意思。在生物学中将协同理解为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相互协调的现象或过程…
…
4 结语
因此,协同使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在进化过程中保持“和平的节奏”,而竞争却使之产生“战争的秩序”…
参考文献
Grime J. P. 1977.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ree primary strategies in plants and its relevance to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theory. Am. Nat., 111: 1169-1174.
罗维桢, 王德利. 2003. 生物进化与特化. 应用生态学报, 14(12): 2351-2354.
作者简介 王德利,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研究。Email: wangd@nenu.edu.cn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