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项目学术年会与课题验收会在西安举行
973项目《我国大陆季风-干旱环境系统发展
过程的科学钻探研究》学术年会与课题验收会在西安举行
2009年9月26-27日,安芷生院士主持的973项目“我国大陆季风-干旱环境系统发展过程的科学钻探研究”项目,在西安水晶岛酒店举行了学术年会与课题验收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安芷生院士及各课题负责人、课题参加人员、研究生等60多人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科技部、中科院领导和地环所领导出席了会议。
26日为项目学术年会,先后18位老师或研究生做了精彩的报告,介绍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涉及到数千万年到数十年的地质生物记录、现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数值模拟、历史文献等等。研究对象从地下深处的岩芯到大气中的气溶胶,从石笋到树轮,从湖泊到沙漠。王苏民研究员和汪永进教授、郭正堂研究员和肖举乐研究员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学术报告。
2009年学术年会会场
学术年会会场一瞥
安芷生院士与汪永进教授、朱照宇研究员、李长安教授等讨论
27日为课题验收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安芷生院士担任验收会专家组组长,成员有科技部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专家咨询组责任专家张国伟院士、许世远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孙枢院士、吴国雄院士、王苏民研究员以及特邀同行专家张彭熹院士、孙建中教授、舒德干教授、岳乐平教授、黄春长教授和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中科院资环局的张鸿翔处长等12人。科技部基础司项目处傅小峰处长、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墨宏山副研究员和陈涛博士和地环所刘禹所长等出席了会议。
首席科学家安芷生院士、孙枢院士、张国伟院士分别主持了上午的课题负责人汇报验收会议。首先项目首席科学家介绍了出席课题验收会的领导和课题验收专家组专家,并对项目执行5年来的情况做了简短说明。随后科技部基础司傅小峰处长就科技部对课题验收工作的具体要求做了专门发言。项目依托单位中科院资环境局的张鸿翔处长就课题和项目验收重点与注意事项做了发言,最后中科院地环所所长刘禹研究员对到会的领导和专家致欢迎词,并通报了项目执行5年以来的整体进展情况。上午会议采取课题负责人汇报,专家评议的方式进行。课题验收组全面听取各课题负责人汇报和审阅了各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并对各课题人进行提问和讨论,课题汇报人对专家组成员的提问做了较为满意的回答或解释。下午举行课题验收评议打分会,仅有课题验收专家组和科技部领导以及项目办成员参加,会议由安芷生院士主持,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陈涛博士就评议打分标准进行了发言。课题验收专家组对各课题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技术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评议和打分。随后项目办统计了12位专家的打分情况。评分结果表明,专家组对各课题做出了较好的评价,各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各项评议内容均取得了优良成绩,但在数据共享和技术资料归档方面有待加强。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在首席科学家的组织下五年来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开展工作,部分课题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或发表论文数目。突出特点是充分体现了重要前沿领域研究的特色,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每一个课题都完成了大量现场野外考察与实验研究工作,部分课题还开展了湖泊钻探和黄土钻探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取得了一批珍贵的岩芯样品和地质生物记录,获得了一批原创造性研究成果,在包括《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杂志上发表一批高质量的文章,开展了多个国家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大陆环境钻探与环境变化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在石笋、风尘堆积、树轮、综合集成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科技方法创新方面,建立热转移回授光释光测年方法, 改进14C测年的前处理方法,拓展了中国黄土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研究的领域。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先后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使研究队伍杰青获得者增加至13人, 3人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3人获中科院50篇优秀博士论文。同时专家组也针对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加快长岩芯年代学框架的建立和发表,加强气候指标定量化研究,促进综合集成研究。并对下一步项目结题总结工作和下一个973项目提出了建议。
第一课题刘卫国研究员汇报
第2课题肖举乐研究员汇报
第3课题郭正堂研究员汇报
第4课题汪永进教授汇报
第5课题肖霞云博士汇报
第6课题周卫健研究员汇报
第7课题周力平教授汇报
第8课题刘晓东研究员汇报
孙枢院士作评论
岳乐平教授评论
27日下午课题验收会场
安芷生院士主持会议
科技部陈涛博士讲验收要求
张鸿翔处长发言
张国伟院士发言
吴国雄院士发言
张彭熹院士发言
舒德干教授发言
许世远教授发言
黄春长教授发言
课题验收专家组讨论对各课题的验收意见
项目办宋友桂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