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印度季风北扩侵入青藏高原腹地方面取得进展

已有研究显示印度季风在晚始新世影响到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剑川盆地(如Fang et al., 2021; Zheng et al., 2022),于26 Ma向北扩展到青藏高原中部的伦坡拉盆地(如Wu et al., 2019, 2022; Su et al., 2022; Jin et al., 2023)。那么从晚始新世到26 Ma期间印度季风向北扩展进入青藏高原中部腹地的时空演化轴如何,目前暂不清楚。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气候变化团队以青藏高原中北部沱沱河盆地(可可西里盆地次级盆地)晚始新世到早中新世沉积物(37-19.7 M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沱沱河盆地的碳酸盐岩处于成岩早期,保留了(部分)原有的氧同位素信号。

碳酸盐岩氧同位素和研究区附近碳酸盐岩已有的氧同位素记录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沱沱河盆地的碳酸盐岩氧同位素在30.5Ma发生了明显的正偏(图1)。

1. 可可西里盆地沱沱河剖面37-19.7 Ma氧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和白云石变化

综合沱沱河盆地的沉积相、古温度、古降水、古纬度、古高度、生物化石、和气候模拟等地质证据,指出30.5Ma处的氧同位素正偏是因为印度季风侵入沱沱河盆地和蒸发量的增加所致,但这两者最终都是因为30.5 Ma 之前沱沱河盆地的构造隆升所造成(图2)。需要指出的是副特提斯海退缩对印度季风侵入沱沱河盆地存有一定的作用。

2. 沱沱河盆地晚始新世和30.5-早中新世构造、气候系统概念图。

该研究发表在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期刊。

Leyi Li (李乐意), Hong Chang (常宏). Eocene Tectonic Uplifts Caused the Early Oligocene Intrusion of the Indian Monsoon Into the Tuotuohe Basin and the Increased Evaporation, Central‐Northern Tibet: Insights From the Oxygen Isotope Record. 2024. 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 2023PA004698.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3PA004698

相关研究受到二次青藏科考2019QZKK0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202342372221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XDB40010100和崂山实验室LSKJ202203300的联合资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