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乌兹别克斯坦分队科考任务圆满完成

  对许多人来说,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古老的丝绸之路在这里横穿而过,欧亚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造就了璀璨的文明。然而,这里不仅是神秘文明的殿堂,还是研究内陆干旱环境和西风气候演化的关键地区。为更加深入了解中亚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形成及演变过程,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乌兹别克斯坦分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研究员、强小科研究员、宋友桂研究员、王旭龙研究员与研究生薛刚、宗秀兰于825日从西安出发,开启了为期14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科考之旅。

 

-乌科考成员合影(刘佳摄)

 

    乌兹别克斯坦,一个位于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列支敦士登),其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邻。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属于西风气候区,夏季漫长、炎热,冬季短促、寒冷,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

 

此次野外考察主要路线(底图源于Google

 

    不管是在大众的认知中,还是在地图上,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和主要地貌被打上干旱的印记,大部分国土被沙漠或荒漠所覆盖,到处都是苍黄的色调。但是现实与想象往往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大气环流和高大山体的共同作用,北天山西麓横亘于其东部,同时,南部与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相连,构成巨大的屏障,高空西风气流从北冰洋和大西洋输送来微弱的湿冷水汽在此被拦截,在山区形成丰富的降雨(),成为该国的水源高地,积雪融水为河流提供主要补给。而后,在阿姆河,锡尔河及其支流的滋养下,荒漠地带散布着许多河谷绿洲,绿洲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市镇,村落。在这些大山系间分布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

     

    此次乌兹别克斯坦之行,首先对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风成黄土沉积进行了考察。乌兹别克斯坦属于西风气候区,境内高空一年四季都盛行西风,高、低两空气流在山区迎风坡、河流阶地之上交汇,使得北天山西缘的河流阶地、较高的台地和开阔的河谷地带堆积了大量的风尘黄土堆积,形成独特的黄土地貌景观。

  

Parkentsay黄土(宗秀兰摄)

 

Orkutsay 黄土剖面   

Karasu河黄土剖面

 

    乌兹别克斯坦的黄土堆积以塔什干地区最发育,Orkutsay剖面厚度可达100m,含10层古土壤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80万年前,是解读中亚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此外,黄土小分队成员还对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等地黄土进行了考察与表土样品采集。

 

    本次科考小组还对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西天山山脉及卡什卡达里亚州南天山山脉西缘地带的岩溶洞穴进行了考察。塔什干州西天山山脉洞穴位于山脉的河谷地带,需在河道、陡坡、悬崖徒步3小时才可到达。其整体为一狭长的垂直洞道,垂直距离达60米,考察人员需用专业垂降系统到达洞底。洞底的两个分支洞道分布着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等洞穴沉积物,洞内温度、湿度十分稳定。

垂直洞道(刘佳摄)

洞内攀爬(刘佳摄)

   

    卡什卡达里亚州南天山山脉西缘地带洞穴位于山脉顶峰处,需徒步攀登垂直高度超过700米的山路才可到达,其为一水平分布的洞穴,分为上下两层,进入下层洞穴需要用下降绳辅助才可到达洞穴最深处。两层洞道均分布着洞穴沉积物,洞内环境十分封闭。考察组在两个地点均采得了石笋样本。

 

    寻古问今,思行并进,每一步都是探寻真知的生动课堂。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此次科考的收获却不单单在于获得了样品,更多的是在科考过程中与大家一起交流所得的经验和启发,这些终会伴随我们一路向前,到达下一个远方。

     

    最后以宋友桂研究员写的小诗结尾:

乌兹别克斯坦科考有感

西风吹过塔什干,粉尘落在河两岸。

爬山涉水黄土看,女汉助阵把洞探。

路险绕途凌晨晚,半夜暴走撒马罕。

追风科考西天山,寻古探今问干旱。

科考成员淌河取样(宗秀兰摄)

 

  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