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下垫面植被影响的8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古温度变化

  陆地温度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完善气候模型以及预测区域温度变化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定量的陆地古温度重建指标,我们对全球温度变化的认识,特别是长序列的温度变化,主要来自于海洋沉积,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古温度变化研究较少,这限制了我们对陆地温度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卫国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杨洪教授以及香港大学柳中晖教授,通过生物标志物四醚膜脂定量重建了8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连续的陆地古温度变化历史。研究发现,在过去七个冰期到间冰期的过渡期间,西峰和洛川黄土剖面记录的陆地开始升温时间均超前于同剖面磁化率记录的夏季风加强时间,也与海洋温度记录明显不一致。空间上看,这种提前升温的现象自黄土高原东南向西北逐渐明显,与受夏季风降水影响的植被覆盖率的下降相对应。结合原位地表温度测量以及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研究者提出,下垫面植被对过去陆地地表温度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结果提醒我们,不同地区的陆地温度变化具有差异性,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海洋与陆地温度存在不同步的可能。因而,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目前基于海洋沉积获取的全球温度变化记录,重视长时间尺度特别是黄土记录的陆地温度变化历史及其机制的研究。 

  

  图1. 西峰和洛川的温度记录及其与其他指标对比。蓝色条带表示陆地冰期地表温度开始上升的时间与其他记录的时间差。 (刘卫国)

    该研究于201942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卢红选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刘卫国研究员和杨洪教授为通讯作者。此项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领导的中国大陆环境钻探项目背景下开展的,并得到周卫健院士973“全球环境变化”专项,以及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800-kyr l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modulated by vegetation changes on Chinese Loess Plateau,”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1958,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978-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