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展示2.45亿年前海生爬行动物“恐头龙”为胎生的化石证据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昆明2月16日电(岳冉冉):国际期刊《自然·通讯》1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了2.45亿年前“海洋霸主”恐头龙为胎生的化石证据。
据论文第一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刘俊博士介绍,2008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张启跃研究员团队在云南罗平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这一化石。化石长大约3-4米,已经被风化成三块,包括部分头骨、脖子、躯干和后肢。 “该化石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海怪。”刘俊说,此化石属于先期报导过的一种名为恐头龙的海生爬行动物,属于原龙类,而恐龙属于初龙类。“因此恐头龙跟恐龙是亲戚关系,但恐头龙比恐龙更为原始,主要生活在现在的华南地区,通过其长脖子伏击鱼类为食。” 刘俊解释说,初龙型动物是包含现生的鳄鱼和鸟类以及绝灭的恐龙和翼龙等在内的爬行动物,目前约有超过10000种现生种类。但是在这一类群中,胎生从未被发现。 刘俊回忆说,当时自己并不确定此件胚胎化石到底是同类相食的结果抑或是胎生的证据,但他肯定这两种假说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不同寻常的发现。在小心求证的过程中,刘俊发现,胚胎化石位于该恐头龙母体的内部,躯干整体指向母体的前方,而一般被捕食的猎物未消化之前在体腔内部头朝后。 “这证明了此胚胎化石为母体内部正在成长的胎儿,而不是同类相食的结果。该胚胎化石呈卷曲状,这是脊椎动物胚胎的典型姿势。胚胎化石骨化较好,显示其处于比较高级的胚胎发育阶段,说明该母亲已接近临盆期。”刘俊表示,在胚胎周围,并没有找到钙化的蛋壳。“这些证据都指示恐头龙应为胎生。这也和恐头龙高度适应水生的形态特征相吻合,比如它长长的脖子以及鳍状的四肢。这些特征都指示恐头龙不大可能像海龟一样爬到陆地下蛋。” 该发现将重塑学界对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演化的理解,也将使得学界对初龙型动物生殖方式的了解从侏罗纪往前推5千万年,直到三叠纪。 |
新研究展示2.45亿年前海生爬行动物“恐头龙”为胎生的化石证据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