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时代”的质量诉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再创新高
热情高涨
2011年,国家财政对科学基金拨款达到140亿元,科学基金正式进入“百亿时代”。和拨款数增长形势相似,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也连创新高。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当年共收到各类申请15万余项,比上年增长28.24%。
2011年,基金委共批准资助各类项目3万余个,十多万份申请无奈做了分母。
申请量激增也给评审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为保证评审工作质量、高效利用评审资源,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不断地引导依托单位由重视申请数量向更加重视申请质量的工作方式转变。
“我们一直希望不要涨得太快。因为申请量的大幅增长会让评审管理工作压力激增。科学基金申请量连年攀升,不仅加剧了管理人员长期不足的矛盾,而且导致评审任务过重,致使管理与评审趋于粗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上,基金委工作人员再三要求依托单位的管理者把保证申请质量放在第一位。
放缓脚步
在某个时期,高速度值得人们欢欣鼓舞。但如同一列奔驰的机车,一味追求速度也会带来隐患。
与往年一样,除集中接收工作组外,基金委各部门在集中接收期间不接收纸质结题报告及申请书。未准予注册的单位申请基金项目不予接收。有涉密内容的申请材料不予接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集中接收工作组特别与去年申请项目数量在500项以上的依托单位预约了时间,各申请“大户”今年都是按预约时间报送申请书。
在集中接收的最后一周,来报送申请的多是预约的大户,在中德科学中心门口,肩扛车推地搬运申请成为常态。
随着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盘子”不断增大,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获资助数量迅猛增加,院校和研究机构对科学基金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也一路高涨。事实上,科学基金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依托单位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这一方面推动了研究机构基础研究水平的迅猛提升,也给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们带来压力。
“眼瞅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有科学基金项目了,你要是老不中,就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一位去年申请未果的老师在QQ上和本报记者调侃。
“老师会和老师比,学校会和学校比,大家都有申请压力。所以难免有些院校要广种薄收,都跑来申请基金。”湘潭大学科技处蒋科兵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集中接收的最后一天,湘潭大学完成了250项申请报送,和前两年相比,申请数量的增幅开始放缓。
“因为我搞了这么多年来,所有程序都驾轻就熟了,所以没觉得今年申请新政有什么困扰。只是现在科学基金申请量增长太快了,这样会弄得大家都挺累。”蒋科兵说。
“我们今年申请数约增长10%,这个增长幅度相对小些。”深圳大学科学技术部张杰锋对《中国科学报》说。“因为我们近年开始加强在研项目管理,要求老师们首先安心做好手中的项目。”
作为受资助大户,重庆医科大学也开始“抑数重质”,该校开始限制二级学院过度扩张申报数量。同样,不少以前的申请大户,都放缓了申请增长的步子。
应对挑战
在集中接收期外,基金委还会接受少量其他类型的项目。不过,今年17万这个数字并未超出基金委主任陈宜瑜的预估。
事实上,在之前召开的预估会上,基金委认为今年申请量将达到甚至超过18万份的意见得到了最多的认同。
面对科学基金经费“总盘子”的增加,科学基金申请“抑量重质”的诉求也如国际间减排的纠缠。申请大户和新生力量都有充足的理由要求增加申请量。
基金委相关部门预计,未来几年科学基金的申请量可能会继续上升。
科学基金25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面临越摊越大的申请“大饼”。陈宜瑜直言科学基金工作面临经费投入超常规增长带来的管好用好基金的压力,面临申请量大幅增长带来的评审和管理工作量激增的挑战。
因此,一方面基金委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通过稳步推进各类项目在线申请,逐步实现完全无纸化申请与评审。同时,抓紧建设评审专家指派辅助信息系统,希望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帮助选择函评专家,节省项目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评审质量。
另一方面,基金委正考虑采取一些限项措施,抑制飙升的申请量。比如基金委正酝酿在提升资助强度以后,2013年开始将限项规定从3项调整为2项。
“讲究质量要比讲究数量好得多。”陈宜瑜说,“现在看来与各个依托单位的反复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历年的申请大户涨幅控制得较好。而且,今年新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为3000多项,这个数字比预想的要少了许多。”
面对申请量持续增长的形势和挑战,为了保障和提高评审质量,基金委必须下决心采取一些新措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