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09年度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方向性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关于发布《2009年度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方向性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各位研究人员:
   经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2009年度实验室专项经费将继续优先资助实验室五年规划中规定的五个研究方向,并确定了每个方向的负责人(第一个方向由安芷生院士负责,第二个方向由曹军骥研究员负责,第三个方向由刘禹研究员负责,第四个方向由周卫健研究员负责,第五个方向由刘卫国研究员负责)。实验室将面向全室研究人员征集研究计划。
  经方向负责人酝酿,研究计划申请指南已经确定,现发布实施。
   请各位研究人员根据各自研究兴趣和实验室五个方向研究计划申请指南,向实验室提交研究计划。截止时间为2009年6月27日,过期的将不予受理。
   欢迎各位研究人员积极提交研究建议。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七日

 
 
2009年度自主部署课题重点支持方向指南
 
   根据实验室发展规划要求,我实验室未来几年将重点发展:(1)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演化研究;(2)粉尘与环境变化;(3)短尺度高分辨率季风气候变化及机制;(4)年代学与环境示踪;(5)现代环境过程及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五个研究方向。实验室资助部署课题也将围绕这五个方向进行部署。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各位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度自主部署课题将面向全体研究人员征集研究计划。现将有关申请事宜通知如下:
1. 五个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室将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演化研究
   强调陆地、大气、海洋等子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强调地质记录与模拟研究的结合,强调古环境与现代环境过程研究的融合,开展更高分辨率的研究,在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青藏高原生长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为创建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亚洲季风-干旱环境、高原生长隆升与全球变化等的理论做出创新性贡献。
   (2)粉尘与环境变化
   加强我国北方特别是青藏高原粉尘的地面观测研究,获得中国粉尘年-十年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粉尘源谱库,构建多指标的粉尘源区示踪系统(包括石英的ESR和释光信号、Sr-Nd同位素、石英氧同位素、碳、氮同位素),追踪保存在陆地和海洋中风尘沉积的来源,探讨粉尘物源变动、输送与气候和构造的关系,识别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在长尺度上模拟青藏高原生长对亚洲粉尘源区及输送的影响,在短时间尺度上研究吸收性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及其对辐射平衡和区域降水的影响。
   (3)短尺度高分辨率季风气候变化及机制
   以多种地质生物记录(包括黄土、泥炭、湖泊沉积、树轮和洞穴石笋)为基础,利用多种测试分析技术获得不同气候代用指标的高分辨率时间变化序列,综合研究东亚不同地区末次冰期旋回以来,特别是全新世和最近3000年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以短时间尺度的气候事件及其变率为切入点,探讨过去季风气候变化的特点、规律和机制,揭示高纬冷空气、低纬大洋水气、南半球穿赤道气流乃至东亚、印度季风气候与ENSO活动尤其是它们相互作用的影响;辨明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预测未来我国季风-干旱区环境演变的趋势。
   (4)第四纪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环境示踪研究
   高精度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环境示踪新方法的探索应用是地球环境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方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学科布局调整、配套实验室的建设和人才引进与培养,在开展不同时间尺度年代学和同位素环境示踪新方法的探索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能取得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更大突破,本研究方向未来几年将重点支持:(a)开展在古地磁测年、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埋藏年代学、U系定年、光释光测年、裂变径迹定年、AMS 14C测年以及考古年代学等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以期建立不同尺度、可靠的年代标尺,并在提高测试精度和测年范围上有所创新和突破。(b)开展利用沉积物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如14C、10Be、129I等和稳定同位素如碳、氮、氧、氢等的地球环境过程示踪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为解决地球环境研究领域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提供新的证据和理解。(c)开展针对年代学与同位素示踪新方法的实验检验与理论模型证明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为评价所获理论成果和探索的新方法的合理性与应用性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5)现代环境过程及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研究的程度直接影响人类调整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使其能够维持人类的生存和进步。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相对脆弱性,因而,深入研究我国西北地区过去几千年以来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方式变化的历史、现代环境污染和循环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重点:(a)过去几千年以来重要气候、人类活动事件、生态系统变迁的年代和环境记录;(b)对现代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注重对过程的认识和机制的解释;(c)通过对古环境和现代环境的研究,认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对区域或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
2. 申请办法
   各位研究人员可根据上述研究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积累向实验室提出研究建议。实验室将根据每个方向的申请情况确定最终资助方案。
   原则上每位研究人员只能申请一个方向内的研究内容,每项研究建议的经费预算不得超过20万元。
   申请人须提交纸质研究建议书一份,同时将电子版建议书提交到skllqg@loess.llqg.ac.cn, 请在6月27日前提交给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超过时限的将视为自动放弃参与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课题。
 
   欢迎各研究室从事上述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积极递交研究建议,为促进第四纪环境科学的发展和我实验室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做出贡献。
 
 
附件:空白研究建议书(点击此处下载空白申请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