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球环境所”)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一期工程中唯一升格为研究所的单位。 地球环境所以“探索地球环境奥秘、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瞄准地球科学科技前沿,开展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机理研究,致力于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大需求,为黄土高原及我国西部生态屏障建设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地球环境所秉承“如履薄冰、奋发图强”的黄土精神,扎根西部、砥砺前行,提出了一系列原创理论,使中国黄土成为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三大支柱之一,不断引领黄土与全球变化研究。研究成果8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7次评估优秀,研究所两次国际化评估中被认定为“世界级的大陆环境变化研究中心,具有世界级研究水平”。
1月11日下午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1-01-10
发布时间:2011-01-10 | 【 大 中 小 】 | 【打印】 【关闭】
题目: 板块俯冲与成矿
报告人:孙卫东研究员
单位: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时间: 1月11日下午14:30(星期二)
地点: 地环所二楼报告厅
孙卫东研究员现任“广州质谱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矿床资源室主任。在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科学和矿床学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工作重点在大陆地壳形成和金属矿床成矿理论。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
附件下载: